青海湟源特产

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是中国青海湟源地区的特产,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在青海当地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品之一,由于青海湟源的地理环境条件和饮食文化的不同,以及地方风土人情的差异,使得湟源排灯在青海特产中独具一格,享誉盛名,深受湟源排灯爱好者们的喜爱。

产地:青海湟源

类别:工艺品,灯饰

已有 ... 人喜欢

什么是湟源排灯?正宗青海湟源特产:湟源排灯

内容摘要:想知道湟源排灯是什么吗?本文是一篇详细介绍关于青海湟源特产——湟源排灯的专题文章,由中华特产网编审小组查阅并收集与湟源排灯的相关资料重新整理编辑而成,全文阅读时长大约需要12分钟左右,主要包括湟源排灯的基本介绍、湟源排灯的产品特点有哪些?湟源排灯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湟源排灯的获奖荣誉等。

湟源排灯的基本介绍

湟源排灯是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其产生可追溯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内地客商云集湟源县城,湟源城内商铺为招揽顾客而纷纷制作名号招牌,招牌内插蜡烛,夜晚一点亮便熠熠生辉。后来各商铺的名号招牌制作得越来越精致华美,成为带有底座而形态图案各异的牌灯,横跨街道的大型排灯即是在牌灯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湟源排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湟源排灯河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海省湟源县排灯起源于18-19世纪世纪的清代中期。当初商家为在夜间招徕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招牌,内燃蜡烛,十分醒目。此後又逐步发展成为有底座、图案、形式迥异,能横跨街道的排灯,每逢元宵佳节便进行展出,成为湟源县城的一大文化亮点。湟源排灯首次正式出现于1829年(清道光九年),当年的正月元宵节展出了过街排灯。20世纪初的清光绪后期,京津洋行从苏杭购回纱灯、宫灯、彩灯,悬挂在洋行里外,为湟源排灯的发展增色添彩。

湟源排灯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10-20年代(民国初年)。那时,每当元宵之夜,彩布篷街,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灯,排灯齐亮,如同白昼。那时排灯从古城西门(即拱海门)到东门(即迎春门),一条排灯组成的长龙延伸到万安街、张家尕铺;另一条直下丰盛街,至火祖阁。这里是湟源商业繁荣地区,也是排灯集中区,悬挂的排灯有一百多架。排灯,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太平盛世的称颂,体现了普天同庆,万民同乐,同时也展现了“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小北京”的文化辉煌,是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艺术珍品。

湟源排灯的框架要用上好木料制成,框边雕刻极为精细考究。其形状有长方形、马鞍形、扇形等,一般长2米,高0.6米,厚0.4米左右,前后面分3至6档,每档画一图案,内容为商家自选的历史人物、典故、山水花鸟等,各图之间相互关联,里面仍用蜡烛点亮。古时的排灯有长方形,大都是长2尺、宽1.5尺方格的纱窗组成,大都五格两面,共十格,长约丈余,画面绚丽多彩,栩栩如生。湟源排灯的制作工序先是先制作框架,将传统的花草人物等图案雕刻在木制框架上,这一工序由鲁班式的能工巧匠承担,因为它是排灯的骨架。框架制成后,上面蒙纱,并根据不同架形,绘制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名人轶事、神话故事等画面。最后就是内置蜡烛,进行艺术的排列和组装,使单个的排灯具有整体的艺术效果和主体思想。

湟源县地处夏都西宁文化圈和青海湖文化圈的连接点。所以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湟源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因此,以湟源排灯展出带为干线,建设湟源排灯之乡为文化长廊,开辟以湟源排灯示范园为基地,使湟源排灯作为传统文化资源来吸引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又可以通过旅游业来保护、保存、传播、影响湟源排灯,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建设良性的旅游文化环境,更有无可比拟的经济价值。

湟源排灯的产品特点有哪些?

湟源排灯形式多样,有长方形、卧桥形、梅花形、扇子形、立柜形、椭圆形等,大都由四格组成,意为“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四季长春,永葆其年,千秋万代。每格由长3尺,宽2尺方格的纱窗组成,排灯两面,共八格,长约丈余。惟在拱海门首挂“八仙庆寿”排灯,迎春门尾挂“龙凤呈祥”排灯。万安桥有“凤儿”排灯一架,张家尕铺有“卧桥”排灯一架,排灯用料是苏、杭上等丝纱,由国内绘画高手或名师手工制作。绘画内容丰富多彩,分别取自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宗教故事等。每架排灯以连环画形式,集中展现一个故事或某段情节,因而人物生动,场面活现,栩栩如生。尤其是当蜡烛火焰旺盛,灯光闪烁之时,画面人物静中有动,惟妙惟肖。

后来的湟源排灯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形式上,把原来的悬挂式改为落地式,形状有立柜式、中堂式、屏风式、影壁式等;艺术门类除了绘画外,又增添了堆绣、刺绣、羊皮绣、皮影、剪纸、书法等,画面还展现了昆仑神话、河湟文化等,尤其是湟源作为昆仑文化的发祥地和西王母故里,特有“蟠桃盛会”、“相见穆王”、“嫦蛾奔月”、“夸父追日”、“大禹治水”、“营造西海”等排灯,使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湟源排灯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1958年,排灯框架大多被毁,图案也基本散失。1992年,湟源县文化部门组织艺人重新制作了70副排灯,赶在1993年正月十五展挂。1997年,湟源县重新形成了排灯一条街。现湟源排灯制作的主要传承人为张生录、杨增贵、张廷恩等。因为中断了三十多年,不少排灯制作的传统技艺已经失传,且后继无人,湟源排灯这一特色民间工艺正处于濒危状态,需加以抢救、扶持。

从21世纪初起,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湟源排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青海民族民间文化之灵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之称的湟源排灯,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据了解,湟源排灯起源于清代中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湟源县地方民族民间特色文化的一大亮点。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青海省湟源县的杨增贵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湟源排灯的获奖荣誉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就是关于湟源排灯的全部介绍,希望阅读后能让您对青海湟源特产:湟源排灯又多一点全新认识,如果您对湟源排灯的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加“中华特产网”微信进行交流,想了解更多青海湟源特色产品可点击进入青海湟源特产大全继续浏览。

最后更新时间:
编辑:中华特产网编审小组

免责声明:本文由中华特产网编审小组通过网上查阅湟源排灯相关资料,并重新整理编辑而成,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文字或图片等内容问题,请您联系本站,我们将及时更正。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文章出处! 原文链接:https://www.zhtechan.cn/techan/huangyuanpaideng/复制

排灯相关特产推荐

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

青海湟源特产

喜欢湟源排灯的网友推荐了下列青海湟源特产

中华特产网,助力中国乡村,推广地方特产!中国地大物博、特产丰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环境影响下,饮食文化结构与地方风土人情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近而形成了全国各地特有的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品。那么中国各个地方省市区县都有哪些代表性特产呢?大多数网友都对自己当地的特产应该说是十分熟悉,但对本地区之外的特产可能未必非常了解,好在中华特产网推出了中国特产大全,专门收录了全国各地区的名优特产,可帮助大家深度感受各地特色产品之美!

友情链接:智闪付 中华特产网 UniNFTs 全球购物网 链观研究院 好牙科 中立品牌榜 万银家

Logo © 中华特产网 ZHTEC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5419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