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湘西糍粑?正宗湖南湘西特产:湘西糍粑
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1尺5,寻常者约4寸许,3至8分厚不等。”小糍粑做完后,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土家人大方。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两个人对站,先揉后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糍粑也很讲究,手粘蜂蜡或茶油,先搓坨,后用手或木板压,要做得光滑,美观。湘西凤凰苗家有打糍粑的习俗,逢年过节、喜事甚至丧事都要打糍粑。在凤凰老油坊松桂坊就有80多年的打糍粑历史,当然,不一样的事,打糍粑的意义也不一样。过年糍粑主要是团圆节庆,同时糍粑也是一种很美味的食品;过节主要是祭祀祭祖,什么四月八都离不开糍粑;办喜事的就有很多种了,但用糍粑的方式都大同小异,比如贺新屋和结婚,主人家和亲戚从楼上往下向来吃酒的宾客们抛甩糍粑,通常有点糍粑还包有钱币,主要表达主人家及亲戚朋友的好客和喜庆;而丧事用的糍粑主要是仪式问题,更多是韵意是给故去的人表达孝敬。通常糍粑不是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是走亲戚办祭事和节庆,只是今年来商业文化侵袭以及苗族传统风俗习惯的流失,才出现商业糍粑的买卖。以上就是关于湘西糍粑的全部介绍,希望阅读后能让您对湖南湘西特产:湘西糍粑又多一点全新认识,如果您对湘西糍粑的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加“中华特产网”微信进行交流,想了解更多湖南湘西特色产品可点击进入湖南湘西特产大全继续浏览。
最后更新时间:
编辑:中华特产网编审小组